為什麼要關心肺癌?
肺癌是台灣癌症死因第一位。早期幾乎無症狀,常於健檢或影像檢查中意外發現,一旦症狀出現,往往已進展至中晚期。
👀 常見症狀包括:
長期咳嗽、咳痰帶血、胸悶、呼吸困難、胸痛、聲音沙啞、食慾不振與體重減輕等。
誰是高風險族群?
🔸 抽菸者與二手菸暴露者
🔸 長期接觸石綿、鎳、石油廢氣等致癌物者
🔸 有家族病史或早年開始吸菸者
👉 建議定期接受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LDCT)
肺癌的篩檢方式
🖼️ 胸部 X 光:初步檢查,但靈敏度不足
🖥️ 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可早期偵測微小肺結節
🩸 腫瘤指標與基因檢測:為後續治療規劃提供重要依據
全面了解肺癌的治療選擇
1️⃣ 手術治療
適用於早期肺癌,尤其是單側腫瘤、無遠端轉移者。可採用微創胸腔鏡技術,降低恢復時間與併發症風險。
2️⃣ 化學治療(Chemotherapy)
傳統治療方式,常用於中晚期肺癌。雖然副作用較明顯,但對某些無標靶基因突變的癌症仍有效。
📌 常見副作用:掉髮、噁心、白血球下降等。可配合支持療法減緩。
3️⃣ 標靶治療(Targeted Therapy)
標靶治療是一種針對癌細胞特定基因突變或蛋白質進行攻擊的治療方式。不同於傳統化療會同時傷害健康細胞,標靶藥物鎖定癌細胞的關鍵弱點,副作用相對較小。
常見肺癌相關的基因突變與標靶藥物:
基因突變 | 常見標靶藥物 | 特色與用途 |
EGFR | Tagrisso® (Osimertinib), Afatinib | 針對非小細胞肺癌(NSCLC)中最常見突變,常見於亞洲女性、不吸菸者 |
ALK | Lorlatinib, Alectinib | 針對ALK重組突變,腦轉移效果佳 |
ROS1 | Crizotinib, Entrectinib | 罕見突變,藥效顯著,常見於年輕不吸菸患者 |
MET | Capmatinib | 適用於 MET exon 14 skipping 突變病患 |
RET | Selpercatinib | 對 RET 融合突變有療效 |
BRAF | Dabrafenib + Trametinib | 針對 V600E 突變的雙重標靶組合 |
標靶治療的優點:
✅ 高選擇性:只針對癌細胞作用
✅ 副作用較低:常見為皮疹、腹瀉、肝功能異常,通常可控制
✅ 可口服服用:多數標靶藥物為口服藥,方便病人在家中治療
✅ 腦轉移控制力強:部分標靶藥(如 Tagrisso®、Lorlatinib)對腦部滲透性高,有效控制腦轉移
常見疑問:
🔹 多久會見效?
大多數病人在2-4週內可見症狀緩解,影像追蹤約1-2個月即可看見腫瘤縮小。
🔹 治療多久?
視腫瘤穩定情況而定,通常持續使用至疾病惡化或出現明顯副作用。
🔹 會產生抗藥性嗎?
是的,標靶治療可能產生抗藥性,但可透過第二線或第三代藥物因應(如 Tagrisso 對 EGFR T790M 突變有效)。
李楊成醫師建議:
「標靶治療是肺癌治療的重要革命,但基因檢測是開啟精準醫療的第一步。越早檢測、越能為病人量身打造最合適的治療策略。」
🔬 EGFR突變與肺癌標靶治療藥物全覽
✅ 適應族群:
- 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中約 40–60% 亞洲人有 EGFR 突變
- 特別常見於 非吸菸者、女性、腺癌型 病人
💊 EGFR 標靶藥物一覽表:
代別 | 藥物名稱 | 常見商品名 | 適應症 | 特點 |
第1代 | Erlotinib | Tarceva® | EGFR L858R / Exon 19 deletion | 最早上市,對初期突變有效 |
第1代 | Gefitinib | Iressa® | 同上 | 較溫和、口服方便,常用於初始治療 |
第2代 | Afatinib | Giotrif® | L858R / Exon 19 deletion / 少數 uncommon mutation | 不可逆抑制,對罕見突變較有效 |
第2代 | Dacomitinib | Vizimpro® | 同上 | PFS 較第一代長,但副作用也明顯 |
第3代 | Osimertinib | Tagrisso® | EGFR T790M / 首線治療 | 可穿透血腦屏障,控制腦轉移效果佳 |
未來可能 | Amivantamab | Rybrevant® | EGFR exon 20 insertion | 雙重作用(EGFR + MET),針對罕見突變 |
新興中 | Mobocertinib | Exkivity® | EGFR exon 20 insertion | 針對 Exon 20 突變設計的口服藥物 |
🎯 治療策略建議:
- 📌 首線治療:目前建議以 Osimertinib (Tagrisso®) 作為首選,根據 FLAURA 臨床試驗,顯示 PFS 與 OS 均顯著優於第一代藥物。
- 📌 抗藥性處理:
- 若使用第一、二代藥物出現疾病惡化,建議進行 T790M 檢測,如陽性可改用 第三代 Osimertinib
- 若無 T790M 或其他新突變,需考慮改用化療或免疫治療合併策略
- 📌 Exon 20 insertion:傳統 EGFR TKIs 效果差,建議使用 Amivantamab 或 Mobocertinib
⚠️ 常見副作用與處理方式:
藥物類型 | 常見副作用 | 處理建議 |
所有 EGFR TKI | 皮疹、腹瀉、甲溝炎 | 使用保濕劑、抗生素藥膏、抗腹瀉藥物 |
Afatinib/Dacomitinib | 較高皮膚毒性 | 調整劑量、口服抗生素 |
Osimertinib | 少數出現 QT 延長、間質性肺病 | 定期心電圖與影像追蹤,早期偵測 |
李楊成醫師臨床觀察分享:
「EGFR 是台灣肺癌病人最常見的驅動突變之一。選擇正確藥物與時機,不但可以延長壽命,也可以讓病人維持良好生活品質。」
4️⃣ 免疫治療(Immunotherapy)
🛡️ 透過激活自身免疫系統,對抗癌細胞。適用於 PD-L1 表現高或無特定突變的患者。
📌 可單獨使用或與化療併用,提升總存活期(OS)
🔬 臨床研究如 CheckMate 649 與 KEYNOTE 系列,已證實療效
5️⃣ 放射治療(Radiotherapy)
包括傳統放射與立體定位放療(如 CyberKnife®),常用於無法手術或腦部轉移控制。
📌 與其他治療合併使用,增加局部控制率。
6️⃣ 精準醫療(Precision Medicine)
以基因檢測為核心,整合影像、臨床與分子資料,量身打造個人化治療策略。
🎯 精準治療 = 更高療效、更低副作用
💬 李楊成醫師指出:「未來癌症治療就是對準靶心、一次擊中!」
病人常見疑問解答
❓ 可以不接受化療嗎?
✅ 若有特定基因突變或 PD-L1 表現,可考慮標靶或免疫治療。
❓ 標靶治療副作用會比較輕嗎?
✅ 多數病人可耐受,常見如皮疹、腹瀉,可透過調整劑量處理。
❓ 免疫治療誰適合?
✅ 須經專業醫師評估 PD-L1 指數與癌細胞特性。
讓醫療不再是單打獨鬥
👨⚕️ 李楊成醫師|台南市立醫院 血液腫瘤科
擁有 38 年經驗,致力推動基因檢測與癌症精準治療,是病人抗癌路上的穩固後盾。
💡「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正中靶心,效果越好!」——李楊成醫師

以基因檢測為核心,整合影像、臨床與分子資料,量身打造個人化治療策略。
🎯 精準治療 = 更高療效、更低副作用
💬 李楊成醫師指出:「未來癌症治療就是對準靶心、一次擊中!」